日前,5 月经济数据已公布。5 月,我国社消零总额为 41326 亿元,同比增长 6.4%,其中,商品消费增速加快,家电手机等产品热销。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明显,对消费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前 5 个月,我国社消零同比增长 5%,进出口贸易总值同比增长 2.5%,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6.3%。
国内需求依然偏弱,如何进一步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下一步,以旧换新政策效用如何更好发挥?面对美国"对等关税"豁免到期,外贸企业需要做好哪些后续准备?如何看待下半年楼市走向、新质生产力带来的新增长点?围绕这些问题,21 世纪经济报道专访了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宋雪涛。
宋雪涛认为,今年前 5 个月消费增长较好,有以"以旧换新"为代表的消费政策支撑,同时也受益于年初以来出口的高增长和房地产市场的止跌回稳,居民消费的内生增长动力有所改善。
他预计,二季度 GDP 同比增速能够实现 5.3%~5.4% 左右的增长,二季度社零增速依然在 5.4% 左右,但也需看到,下半年居民消费的内生增长动能或面临三季度出口增速回落以及房地产价格波动的压力。
在出口方面,当美国与非美国家关税豁免到期,中国"抢转口"或率先面临压力。宋雪涛建议,国内贸易企业可以积极开拓新的贸易目的地,也可以积极推动商品转内销。长期来看,中国企业应该继续积极主动"走出去",推动中国品牌蜕变为全球品牌。
他认为,当前房地产市场仍处于调整期,新房市场分化加剧,二手房市场延续"以价换量",增加优质住宅的供给是当前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政策抓手。激活需求方面,房地产市场限制性政策有望进一步放松,预计北上深限购政策有望再度"松绑"。此外,各地在加大购房补贴和税费减免力度、优化公积金贷款政策等方面仍有政策空间。
宋雪涛。资料图
预计二季度 GDP 增速约 5.3%~5.4%
《21 世纪》:前 5 个月,我国社消零同比增长 5%,家电、通讯等以旧换新相关领域表现强劲。在你看来,有哪些因素支撑此前的消费增长?
宋雪涛:在"以旧换新"政策的支持下,1~5 月社消零增速上行至 5%,其中,限额以上以旧换新类商品消费拉动社消零同比增长 1.3 个百分点。
除此之外,消费增长还受益于今年上半年经济景气度的好转。比如,居民失业率下降,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上行,还有房价的小幅企稳。因此,居民内生消费能力有所好转,据我们测算,1~5 月除以旧换新外的消费增速 4.5%,显著高于去年以旧换新补贴前的社零增速。
总的来看,一方面是有以"以旧换新"为代表的消费政策支撑,另一方面也受益于年初以来出口高增和房地产止跌回稳,居民消费的内生增长动力好转。
《21 世纪》:截至目前,今年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销售额已超过去年全年。如何看待国补对消费拉动作用,下一步如何让政策效用更好发挥?
宋雪涛:从去年以来的经验看,以旧换新资金的杠杆率在 1.5~2 倍左右,即 100 亿元以旧换新资金拉动额外 150 亿元的提前消费。1~5 月,限额以上以旧换新类商品消费同比增长 8.5%,以旧换新对消费的短期支撑明显。
但需要关注的是,截至 6 月,前两批 1620 亿元以旧换新资金已经几乎用完,剩余 1380 亿元资金分别在 7 月和 10 月下达,用于支持三四季度的以旧换新政策,即下半年每个月大约有 230 亿元的资金。因此,以旧换新资金要花在刀刃上,侧重于产业链条长、居民消费意愿高的新商品上,比如智能家电等。同时,政策也要规范好企业行为,堵住骗补套补的空子,提高以旧换新的政策效果。
《21 世纪》:据你预测,二季度 GDP 增速和消费增速预计是多少?如何进一步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宋雪涛:我们估算,二季度 GDP 同比增速能够实现 5.3%~5.4% 左右的增长,对应上半年 GDP 同比增速或在 5.3%~5.4% 左右。考虑到 6 月部分城市以旧换新增量资金待补充,社零增速相比于 5 月有所回落,二季度社零增速依然在 5.4% 左右。
下半年居民消费的内生增长动能可能面临两方面压力:一是三季度出口增速或出现回落,二是房地产价格再度面临波动。另外,超 1200 万应届生将进入劳动力市场,政策应把更多重心放在民生就业领域,稳定居民的消费意愿。同时,政策也应积极推动更多的高质量消费供给,以优质供给牵引新增需求。
《21 世纪》:当前,装备制造与高技术产业对我国工业增长贡献显著,但传统产业仍面临激烈竞争。如何看待新质生产力带来的新增长点,以及平衡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宋雪涛:当前经济处于新旧动能转换阶段,以新质生产力为代表的"新动能"正在壮大,为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5 月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5.8%,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 9.0%、8.6%,3D 打印设备、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 40.0%、35.5% 和 31.7%。
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但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也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路径。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着力点,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是补齐传统产业高端供给不足、低端产能过剩短板的重要抓手。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也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近期科技金融新政密集出台,预计年内将有更多的增量政策向科技领域倾斜。
出口维持韧性
《21 世纪》:前 5 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 17.94 万亿元,同比增长 2.5%。从地区看,我国对东盟、欧盟、美国贸易总值分别增长 9.1%、2.9%、-8.1%。在你看来,近年来中国企业多元化布局是否有效对冲地缘政治风险?
宋雪涛:2017 年,美国占中国出口份额的 19%,欧盟、东盟各占 16.4%、12.3%。近年来,东盟超过美国成为中国第一大出口目的地。2024 年,东盟占中国出口份额 16.4%,美国、欧盟占比分别为 14.7%、14.4%。
同时,中国出口目的地持续多元化布局,从 2017 年到 2024 年,前三大出口目的地占中国出口份额从 47.7% 下滑至 45.5%,多元化布局有效提高了中国对冲了地缘政治风险。
2025 年上半年中美贸易摩擦再度升温,尽管在高额关税下中国对美出口下滑 34.5%,但是依靠着对非美地区的出口,5 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长 4.8%,依旧维持韧性。
《21 世纪》:90 天"对等关税"豁免后续到期,短期看,国内外贸企业需要做好哪些后续准备?长期看,我国企业面对全球供应链深度调整要有怎样的战略思维?
宋雪涛:最先到来的是 7 月 8 号美国对非美国家 90 天关税豁免到期。关税豁免期既包括了中国对非美国家的"抢转口",也包括了中国对美国的"抢出口"。
考虑到美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税豁免期即将到来,可以关注后续关税协议的变化。如果美国和非美国家难以达成新的贸易协议,关税再度大幅上行,中国"抢转口"或率先面临压力。
从美国视角上看,自去年 11 月开始"抢进口",至今已经持续半年。根据我们的梳理,2024 年 11 月 ~2025 年 3 月,美国额外进口了约 2200 亿美元左右的商品,相当于"抢进口"之前 1 个月的进口量。这意味着后续因为关税的提高,美国贸易商的进口需求或出现明显下滑。
对于国内贸易企业而言,一是可以积极开拓新的贸易目的地,挖掘中东、非洲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市场潜力;二是积极推动商品转内销,为国内提供更优质的商品供给。长期来看,中国企业应该继续积极主动"走出去",通过技术创新等方式提高商品在全球的竞争力,着眼于把服务于中国市场的生产和管理经验应用于全球,积极开拓全球新市场,推动中国品牌蜕变为全球品牌。
"好房子"入市显效
《21 世纪》:你如何评价 5 月房地产行业的情况?如何看下阶段房地产的走势?
宋雪涛:当前房地产市场仍处于调整期。新房市场分化加剧,5 月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当月同比下降 4.6%;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降幅继续收窄,但环比降幅走阔。
相比之下,一线城市的新房销售韧性较足,5 月一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同比增速超过 20%,这离不开"好房子"入市的驱动,反映出当前房地产市场的"结构性过剩"问题——普通住宅供给过剩,优质住宅供给不足。
二手房市场延续"以价换量",5 月 70 大中城市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下降 0.5%,降幅较 4 月走阔。其中一线城市二手住宅价格调整压力较大,5 月环比下跌 0.7%,降幅较 4 月扩大 0.5 个百分点。
整体来看,房地产市场接近底部但尚未见底。从租售比的视角看,5 月百城租金回报率为 2.34%,较 4 月小幅提升,但房地产市场要达到量价稳态,百城租金回报率应该在 2.5% 以上。
《21 世纪》:近期,支持城市更新,补上公共配套短板等政策对修复房地产的基本面有哪些作用?
宋雪涛:当前居民的住房需求已经由过去的"有没有"转向当前的"好不好"。因此,增加优质住宅的供给是当前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政策抓手。
6 月 13 日召开的国常会提出"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要将"好房子"建设纳入城市更新机制加强工作统筹。一方面,通过城市更新拆除重建的新房需要符合 5 月起实施的《住宅项目规范》;另一方面,通过城市界面提升,在不"大拆大建"的背景下,补齐公共服务配套短板,将存量房改造为"好房子"。
《21 世纪》:房地产市场还可能有哪些政策加力支持?你怎么看相关的稳楼市政策措施空间?
宋雪涛:激活需求方面,房地产市场限制性政策有望进一步放松,预计北上深限购政策有望再度"松绑"。此外,各地在加大购房补贴和税费减免力度、优化公积金贷款政策等方面仍有政策空间。
优化供给方面,一是持续推进"好房子"建设,推动更多优质项目供给;二是加快土储专项债发行进度,加力推进收储存量商品房作为保障性住房,加快盘活存量;三是给予城市更新配套政策支持,"好房子"建设已纳入城市更新机制,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已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城市更新专项资金 800 亿元,专项债发行提速也将加快城市更新的进度,后续财政、金融等领域的支持政策有望持续落地,城市更新有望被纳入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的支持领域。
现房销售意味着房企去经营杠杆,在房地产市场稳固住止跌回稳态势之前,预计各地将结合实际情况渐进式展开试点。
配资炒股优质平台,股票配资注册,股票配资是什么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